那一天我二十一岁,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。我有好多奢望。我想爱,想吃,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。后来我才知道,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,人一天天老下去,奢望也一天天消失,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。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。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,什么也锤不了我。

2018.4.8 旅行

坐在青年旅舍舒适的沙发里,我抱着笔记本,本来想说很多,但是却突然没了激情。

没激情的原因在于一根烟。一根烟,只要抽急了,我马上就会丧失一切战斗力和精神,陷入眩晕、迷睡的状态。从这个角度看,我的烟瘾应该严重不了,最多是矫情的时候,或者看到其他人抽烟的时候,会有点想抽。当我想要好好工作的时候,我是不会抽的。


这两天旅游下来,感受很丰富,但是也很累。

首先说一说妹子的问题。我发现现在的我,很难爱上一个人。要求确实太高了。跟妍子聊天下来,竟然对她也没有更多的热情。她现在既有思考,穿着打扮也很到位,风格我也很喜欢,但是感觉还是差一些东西。就我们两这样的心态,在事业稳定下来之前,肯定都没有结婚的可能。对于世俗的追求太强烈了,情感只能靠边站。

然后是电影。《暴裂无声》是一部典型的现实主义电影,过程中穿插的魔幻现实主义描写令我神迷。大家觉得这个电影主体是讲阶级和弱肉强食,讲一个偶然事件让三个阶级咬在一起。但是我现在,对于这个阶级理论已经很不感冒了。我觉得在当今这个复杂的城市资本主义社会,阶级理论已经不够适用了。世界太复杂,人人的追求想法都不同。世界太多样,可能一个不怎么值钱的玩意都能让很多人开心。至少我生活的世界,阶级冲突好像并不强烈。

这也是我逐渐对鲁迅的理论失去信仰的一个重要原因。可能是因为我已经有了走向上层的机会,然后自然而然地接受了阶级社会,毕竟我在阶级社会,并没有被抛弃。

如果这是对的,那将多么悲剧。我就是一个背叛者,将理想抛弃的人,一个弱肉强食社会的成功者。

我又能怎么办?对自由的渴求是那么强烈,别的思考都被我抛之脑后了。对成功的焦虑那么强烈,我也不想再反思自己,反思自己的追求。


《第三度嫌疑人》讲了一个主题不是悬疑的悬疑故事。悬疑只是躯壳,对于人性、命运掌控、和真相的探讨才是主题。

关于人性,说的就是男嫌疑人的容器。盲人摸象的比喻是如此的生动,以至于深深地触动了我。男嫌疑人是那么的多面,以至于每个人看他,都有不一样的看法。生活中的所有人都是这样。

另外,还有一点很有意思。就是男嫌疑人想要用自己的证词,来改变别人命运的欲望。这一点令人惊叹。能够改变他人命运的权力,是那么迷人而惹人嫉妒。

真相这个方面,我感触不是很深。可能公检法方面的人会有这个感受。我本来就对悬疑没有兴趣。


对这一次旅行做一个总结的话,就是,旅游是好的。每半个月能出去玩两三天,是很不错的。她给予你另一角度去看世界。让你不再拘泥于你的工作圈,那个其实很小的世界。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。


评论

© 玩着?学着? | Powered by LOFTER